欢迎访问北京劳动纠纷律师网,北京劳动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劳动纠纷,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劳动合同等方面的法律服务!

北京劳动纠纷律师咨询电话

1371699781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知识

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

时间:2025-09-01 20:45:04 来源: 北京劳动纠纷律师网 阅读:

  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

  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指的是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简单来说,它就是国家法律赋予劳动合同的“强制执行力”,让它不再是“一张废纸”。

  一、法律约束力的核心来源未标题-1.jpg

  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主要来源于以下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重申了上述原则,并在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这部法律是规范劳动合同的最核心法规。

  二、法律约束力的具体体现

  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履行义务(核心体现)

  对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需合法);保守商业秘密等。

  对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提供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等权利。

  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合同一旦生效,任何一方想变更(如调整岗位、薪资)或解除,都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和平等协商的原则。

  违法变更无效:如果单位单方面强行变更合同内容(如无故降薪、调岗),劳动者有权拒绝,该变更行为没有法律效力。

  违法解除需赔偿:任何一方不符合法定条件(见《劳动合同法》第36、39、40、41条等)就擅自解除合同,都构成违法解除,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支付赔偿金)。

  违约须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即构成违约。

  劳动者违约:例如,未提前30天通知就“闪辞”(试用期提前3天),给单位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但有严格限制)。

  用人单位违约:例如,未足额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违法解除合同等,劳动者可以: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2N)。

  提起诉讼。

  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关键证据

  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是证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法院或仲裁机构会首先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来裁决。

  三、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前提条件

  并非所有签了字的“合同”都当然具有法律约束力,它必须满足以下前提:

  合同主体合法:劳动者必须达到法定年龄(16周岁)且具备劳动能力;用人单位必须具有用工资格(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

  合同内容合法:合同条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约定“工伤自理”、“不交社保”、“女性不得结婚生育”等条款,即使签了也是无效的。

  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订立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完成的,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况。

  形式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虽然事实劳动关系也受保护,但书面合同是明确权利义务、避免纠纷的最佳形式。

  四、特别提示:无效或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

  即使合同签订了,如果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整个合同或部分条款是无效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如“生死条款”)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但请注意:即使合同部分无效,如果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且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