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时间:2025-08-01 15:09:35 来源: 北京劳动纠纷律师网 阅读:次
劳动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具有以下核心法律特征:
1. 主体特定性
劳动者:必须是具有劳动能力的自然人(需年满16周岁,未达退休年龄或未丧失劳动能力)。
用人单位:需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或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 从属性
人身从属性:劳动者需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如考勤、工作安排等),双方存在隶属关系。
经济从属性: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承担经营风险。
3. 诺成性与有偿性
诺成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无需实际交付劳动成果。
有偿合同: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提供劳动,具有对价性。
4. 双务合同
双方互负义务:劳动者有提供劳动的义务,用人单位有支付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和保障的义务。
5. 要式合同
书面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应当订立书面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可口头约定)。
必备条款:合同需包含期限、工作内容、报酬、社会保险等法定条款(《劳动合同法》第17条)。
6. 国家干预性
强制性规范: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如最低工资、工时、社保等),否则条款无效。
解雇保护: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需符合法定情形(如《劳动合同法》第39-41条)。
7. 继续性
履行期限较长(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关系持续存在,而非一次性交易。
8. 身份性与专属性
劳动义务需由劳动者本人履行,一般不得代理或转让(特殊情形如劳务派遣除外)。
法律依据
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劳动合同区别于劳务合同、承揽合同,其核心在于从属性和社会保障性,体现国家对弱势劳动者的保护。